本文目录:
登快阁颔联赏析
最佳答案:
《登快阁》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,其颔联“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”描绘了诗人登临快阁时所见的壮阔景色,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达。
诗句释义
- 落木千山天远大:秋天的树叶纷纷飘落,千山万壑尽收眼底,天空显得格外辽阔。
- 澄江一道月分明:一条清澈的江水蜿蜒流淌,在明月的映照下,江面显得格外明亮。
艺术手法
- 化用前人诗句:这句诗化用了杜甫的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和谢朓的“余霞散成绮,澄江静如练”,将前人诗句融入自己的创作中,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。
- 白描手法: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描绘景物,没有过多的修饰,使画面显得清晰、自然。
- 动静结合:落叶飘零、江水流动是动态描写,而天空的辽阔、月色的宁静则是静态描写,动静结合,使画面富有层次感。
- 由远及近:先写远处的千山落木,再写近处的澄江明月,由远及近,层次分明,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视角之中。
情感表达
- 对自然的热爱: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。
- 内心的豁达与开朗:天地之广阔、江水之澄澈,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开朗,以及对自由的向往。
- 壮志未酬的感慨:在壮阔景色的衬托下,诗人也难免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壮志未酬,但这种情感被融入对景色的描绘中,显得含蓄而深沉。
颔联通过描绘深秋时节,千山万壑中的落叶飘零与澄澈江面上明月的倒影,营造出一种宏大辽阔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、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壮志未酬的感慨。
诗人黄庭坚的《登快阁》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?请作简要分析。
登快阁
黄庭坚
痴儿了却公家事,快阁东西倚晚晴。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。
朱弦已为佳人绝,青眼聊因美酒横。万里归船弄长笛,此心吾与白鸥盟。
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。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,天空显得辽阔远大;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,犹如一道白练。作者希望乘船归隐,与长笛、白鸥为伴,表达了对远离世俗、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。
【赏析】
黄庭坚(1045-1105),字鲁直,自号山谷道人,分宁(近江西修水)人,北宋诗人、书法家。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,创江西诗派。
宋神宗元丰五年,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(今江西泰和)知县任上,公事之余,诗人常到“澄江之上,以江山广远,景物清华得名”的快阁上览胜。这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快阁时通过倚阁观望江天的描述,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,抒发的是为官在外的一种无可奈何、孤寂无聊的思乡之情,咏叹的是世无知己之感慨。
“痴儿了却公家事,快阁东西倚晚晴”,意思是终于解脱了“案牍之劳形”,快到外面快阁上轻松一下吧!诗人开门见山就流露了此时已厌倦了为官之事。“了却”,足见期如释重负之心,终于从案牍中得以短暂的休憩,有机会,有闲暇登上快阁“倚晚晴”,心情是多么的愉悦。至此,“痴儿”似是对自己以往的漫漫人生痴心不改有所感悟,觉得为官太累了,应该放松一下沉重孤寂的心情。不仅如此,“倚晚晴”三字,还为下句的描写,作了渲染、铺垫和引领,“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”写的是诗人“倚晚晴”所见。远望起伏连绵的秋山,树叶已落尽了,浩瀚的天空此时也显得更加空旷辽远,澄净如玉的江水在快阁亭下淙淙流向远方,一弯新月,映照在江水中,显得更加空明澄澈。这是诗人宽广、清澈胸怀的真实写照。读这样的诗句,不禁使人想起杜甫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的感伤与“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”的豁然境界。
“朱弦已为佳人绝,青眼聊因美酒横”二句,不仅对仗工整,而且巧用典故,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,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之故事书己之情。诗人的意思是说,知音不在,我又与谁弄琴?只好小酌美酒,聊以解忧了。这是写诗人“倚晚晴”所感,感身边无朋友,无知己;感自己有志向,有抱负不能得以实现。另外,一个“聊”字,一个“横”字,又流露了诗人无以言表的孤独、寂寞和无奈。
结句“万里归船弄长笛,此心吾以白鸥盟”写的是诗人的联想与想象,也是诗人想要的归宿,意思是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,伴着悠扬的笛声,回到那遥远的故乡,和那里的白鸥结盟,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。从全诗的结构看,这一联既照映了开头,也是登阁“倚晚晴”所见所感的顺理成章的结果。诗作从首联“痴儿了却官家事”说起,就流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;然后在颔联渐入佳境,诗人陶醉在千山落木,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,与起首处同“公家事”之“了却”形成了鲜明的对照;在颈联处诗人以巧妙地使用典故预示自己在良辰美景中,内心的孤独、寂寞与忧烦,解脱的出路何在呢?自然引出结句的联想和想象:只有乘上归舟,吹着“长笛”,回到遥远的故乡,过上白鸥一样逍遥自得的生活。
诗作遣词凝练,意韵隽永,节奏如行云流水,特别是“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”历来被誉为千古传颂之佳句。
【古诗今译】
我也是一介愚钝的书生,尽管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过很多困难和不幸,却始终是痴心不改,总是尽心尽力地把为官一方的事情做好。今天结束案牍劳作之后,有幸趁着傍晚雨后初晴,登上快阁,倚着栏杆放松一下心情。举目远望,万木萧疏,天地更显得空旷辽远,而在朗朗明月下清澈的江水如同一条明净的白练伸向远方。友人远离,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,好在身边还有美酒相伴,总可以提起一点精神。想想自己为官以来坎坷的人生羁绊,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,吹着笛子,漂流到家乡去,在那里与白鸥结伴逍遥,那该是更好的归宿。
登快阁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
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、空旷辽远,景象苍茫、明净的暮秋景色图。
分析:
颔联“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。”
深秋时节,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,落叶飘零,万木萧疏,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;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,江水映着月光,如同一道白练,皎洁明净。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、空旷辽远,景象苍茫、明净的暮秋景色图。
登快阁 颔联和无边落木萧萧下在写景抒情上有何不同
“无边”“不尽”,使“萧萧”“滚滚”更加形象化,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,长江汹涌之状,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,壮志难酬的感怆。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,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,确有“建瓴走坂”、“百川东注”的磅礴气势。
《登快阁》的颔联:“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”
这句同样从大处着眼,只不过表现的却是一种豪放远大的情怀。
同样是写景,杜甫突出秋天的萧瑟,黄庭坚突出秋天的高远。一个表现悲凉逝去的伤感,一个表现海阔天空的无限豪情。
本文推荐:金平法国留学:https://jinping.hhxxg.com/faguoliuxue/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